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党建工作

“济高人话奋斗史”征文展播|十年项目路:从看不懂图纸到工程项目负责人

发布日期:2025-09-19 21:59   作者:admin    来源: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   阅读: 次   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
时光镌刻奋斗足迹,岁月见证初心使命。2005年至今,济高控股集团在城市建设的热土上筑梦,在产业发展的浪潮中攻坚,在园区运营的实践中创新,一步步成长为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。如今,集团站在成立二十周年的历史节点,恰逢高新区“三次创业”加速起势、“改革攻坚提升”“项目提升”“作风提升”三大任务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,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回望来时路、汲取奋斗力。集团发起“济高人话奋斗史”征文活动,期待通过这些带着温度与力量的文字,串联起济高二十载的发展脉络,凝聚起全体济高人的奋进合力,助力集团和高新区发展再谱新篇。

十年项目路

从看不懂图纸到工程项目负责人

济高溪悦花园项目负责人刘佳桐

从2015年进入集团连图纸都看不懂的“小白”,到能扛下整个工程项目。这十年我负责过保税区监管仓库改造提升、历史遗留项目的续建攻坚、溪悦花园项目保交付等工作,我走的每一步都是在项目上摸爬滚打出来的。

跨界破局

从“金融小白”到“工程专家”

刚入职那会儿,真是两眼一抹黑。我是金融专业毕业的,在工程建设领域完全是门外汉,别说分清施工流程了,连图纸都看不懂,对口部门也认不全。

但我这人就是较劲,不懂就问、不会就学。跟着分管领导跑现场,把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记满笔记,小到一块砖的验收标准,大到整个项目的全景计划,生怕漏了啥;遇到施工的工人师傅,我也会凑上去请教,他们对于我来讲,都是专家,干的也是我没接触过的新知识点。晚上下班后我再梳理一天的工作和项目流程,把复杂的工程术语翻译成自己能看懂的话,慢慢攒出了自己专属的工作手册。

工作熟练后,我开始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工作。第一个负责的项目印象比较深刻,是保税区监管仓库改造。需要跟海关、物流企业都打交道。一开始我连对接流程都搞不清,只能一趟趟跑,慢慢才弄明白怎么搭建进出口物流平台,怎么才能最大化提高周转效率。现在想起来,那段“从零开始”的日子虽然累,但正是这些基础,让我后来能扛住更复杂的活儿。

保交攻坚

从“毫无头绪”到“啃下硬骨头”

要说最有成就感的事,肯定是溪悦花园项目的保交付任务。2023年我接到这个活儿的时候,头都大了。原建设单位破产导致项目停滞,694户业主频繁信访,涉及施工单位、监理方、材料供应商就有十多个,意见根本统一不了,还藏着一堆工程漏洞和资金缺口。当时面对这一地鸡毛的情况,真的是困难重重、毫无头绪,时间紧、任务重,说实话心里确实没底。但面对强烈的民生诉求和国企担当,我还是选择义无反顾的冲锋上阵。

业主拿着血汗钱买房,最怕的就是交不了房,我们多快一天,他们就能早一天安心。每天早上5点半,我就到现场给工人做安全交底,得让大家知道当天该干啥、要注意啥;7点半开推进会,盯着人员、材料能不能到位,前一天的进度落下了就得赶紧补;上午逐栋楼、逐户检查,窗户密封好不好、墙面平不平都得细看;下午约谈进度滞后的施工单位,帮他们解决材料短缺、资金周转难题;晚上6点开日结会,反馈问题、安排第二天的计划,忙到深夜是常事儿。

大年初五别人还在过年,我们团队就复工了,几乎没休息过一天。最后,我们用四个月干完了原定八个月的工程量,2023年6月顺利交房,看着业主拿到钥匙时的笑容,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。2024年,我又接着完成了另一地块108套住房的交付,算是给业主们吃了颗“定心丸”。

成长进阶

从“急于出成绩”到“稳步求实效”

刚工作那几年,我总想着快点把项目做完,证明自己的能力。比如一开始赶工期,光顾着催进度,没考虑到施工细节。但干的项目多了,心态慢慢变了。处理遗留项目时,我学会了沉下心来听各方意见,拿出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化解矛盾;面对复杂情况,也懂得分优先级推进,不再盲目求快。

这种成长,其实是伴随着集团的发展一路走过来的。集团现在更强调“品质+民生”,制度更完善,流程更规范,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。今年是我在济高的第十年,也是集团成立二十周年。看着集团成为高新区乃至济南市的重要平台公司,我特别自豪。未来,我想继续扎根项目一线,在城市更新、民生保障这些领域多做贡献。跟着集团一起成长,哪怕只是添砖加瓦,也要把每一块砖铺扎实。